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”从嘉兴南湖红船上的星火初燃,到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;从建设祖国的艰苦创业,到新时代逐梦复兴的铿锵步伐,红色基因始终是融入共产党人血脉的精神密码。它是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勇毅担当,是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不变初心,更是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的坚定信仰,百年历史征程中,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践行忠诚。站在2025年——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启航的交汇点,赓续红色基因,筑牢对党忠诚,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。
忠诚如磐,筑牢信仰之基。从李大钊“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”的慷慨赴死,到隐蔽战线“甘将热血沃中华”的无声坚守,无数共产党员以生命诠释忠诚本色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,岁月更迭中的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忠诚是每一位共产党员不变底色。新时代的忠诚,体现在对创新理论的深刻领悟——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航新征程,将“两个维护”融入血脉,将政策部署化为行动。当“人工智能+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、科技自立上升为国家战略,科研岗位上的“党员先锋队”正以“嫦娥”探月、“蛟龙”深潜的突破,在卡脖子领域发起新的冲锋,用科技的武器捍卫祖国的尊严。这份忠诚,是面对风云变幻的“定海神针”,更是支撑民族复兴的脊梁。
枝叶关情,永葆为民初心。半条被子的暖意未冷,脱贫攻坚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誓言犹在耳畔。红色基因的密码,就藏在“江山就是人民”的赤子情怀中。在乡村振兴中,许多党员干部深入基层,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,让曾经贫困的乡村旧貌换新颜。四川岷江村的智慧农业平台让农产品“秒变”数字资产,湖南十八洞村的直播带货将苗绣推向全球市场。正如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,新时代的奋斗者们正用科技赋能,让红色基因在田间地头绽放新芽。当党员干部在社区网格中倾听民声,在田间地头解决“急难愁盼”,便是对黄文秀们“将生命献给扶贫路”精神的最好传承——民心所向,正是红色江山永固的根基。
斗争为刃,开拓复兴新局。历史的启示振聋发聩:敢于斗争方能赢得尊严,善于斗争才能开辟未来。当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冲击全球贸易链,我们以RCEP深化区域合作;面对某些国家“脱钩断链”的威胁,中国航天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,积极谋划在2025年完成三次载人飞行、探测近地小行星。从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的刀刃向内,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未雨绸缪,斗争精神在新时代转化为改革的锐气、开放的胸襟。正如90年前遵义会议带来的启示——坚持独立自主、实事求是,方能于变局中开新天。
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水击三千里。”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让我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,将对党忠诚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,以“敢为人先”的勇气、“舍我其谁”的担当、“只争朝夕”的干劲,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,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!(李晓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)